手机版

他沉浸业界数十年,写下一部中国汽车工业的“大江大河”

时间:2025-04-29 16:57:00

时逢第30个世界读书日和2025年上海国际汽车展,由资深汽车人胡志伟历经六年呕心沥血创造的长篇小说——《车轮滚滚》,于2025年4月23日下午在上海福路州465号上海书城举行新书首发签售仪式,并举行了专家研讨会。

这是中国汽车产业一部全新的描写改革开放后中国汽车人敢为人先,以融入世界的战略眼光和壮士断腕的豪情壮志,在振兴中国轿车工业的破局之路上艰辛跋涉、大展雄风、傲然驰骋世界的匠心巨作。

《车轮滚滚》以上海汽车制造的发展为历史背景,以汽车产业的创建、吸收、消化和发展脉络展开,从其艰难跋涉到合资进步,从辉煌岁月到激烈竞争,几代汽车人跌宕起伏的事业与情感经历奔涌而至。在风云激荡的汽车产业“战场”上,中国汽车人忍辱负重,从灵与肉、生与死的困境中走出来,在国家力量的支持下,凝聚智慧创造新的成就。四十余万字折射数十年,那些带着机油味的车间对话、谈判桌上的剑拔弩张、海外考察的文化碰撞……

本次新书首发和研讨会,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书城主办。原中国作协副主席、当代著名作家叶辛,新华传媒、上海文艺出版社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了新书签售仪式和研讨会。

新书首发暨签售会现场。

他是中国汽车行业的“活化石”

“我原来是安亭中学的语文老师,1985年大众成立,上海汽车厂一分为二,一半到大众,一半到上海汽车厂。上海汽车厂正在蓬勃发展,1987年我被招聘到了上海汽车厂。”胡志伟在新书首发式上谈道。

来到上海汽车厂之后,工作之余,胡志伟开始写《汽车日记》,记录身边有趣的人和事。

“当时在安亭镇上有两道风景线,一道是家里阳台上挂着鸡鸭鱼肉,就知道这家人是上海汽车厂的职工,后来这些景色就变成了工人的盘中餐。还有一道风景线是菜场,凡是来买鸡鸭鱼肉的一走出来就知道是合资企业的,因为他们的收入是上海平均工人工资的五倍以上。桑塔纳轿车走的是政府路线,上海牌轿车走的是郊区万元户路线,销量也不得了,所以我们就日夜加班。日夜加班的结果就是收入与合资企业工人的收入比肩,但是福利条件远远超过合资企业。”

“从这个角度来讲,上海汽车厂的工人感觉不一样,走路像‘大闸蟹’一样横着走。好景不长,1991年的年底上海汽车厂被合并了,并且在中国的汽车史上留下了壮士断腕的一笔。”胡志伟说。《汽车日记》中记录了很多的优秀的工人、技术人员和工程师,成为长篇小说《车轮滚滚》的珍贵素材。

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党组书记姜微感慨:“胡老师讲到他在上海汽车厂一点一滴的经历,在上海和整个中国可能找不到一个能够全身心沉浸在业界,同时又能够有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思考去呈现它的一个特别的人。所以,讲中国汽车工业40年的发展史和超越史,胡老师是当仁不让的‘活化石’,他是能够点石成金的,把这段历史最完整、真实地呈现。”

原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认为,这本长篇小说用长篇小说的文学形式反映一代代汽车人的生活、追求和事业情怀,在这个基础上创作了一部中国汽车工业的编年史,它也是一部具有纪实性的,根据大众汽车和上海汽车厂的发展原始材料、生活材料以及作者感受到的生活写出来的长篇小说。它反映了整个改革开放40年的过程中,中国汽车工业所面临的矛盾、碰撞、冲突,这一点在当下有它的现实意义。

一部中国汽车工业的“大江大河”

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宏大叙事中,上海文艺出版社以一部汽车产业亲历者胡志伟先生的长篇小说《车轮滚滚》揭开了中国汽车产业的神秘面纱。在世界格局风云激荡、汽车行业跌宕起伏的巨变时代,这部重磅长篇引得行业内外的人有口皆碑,再次印证了产业文学的独特魅力。而1957年出生的胡志伟先生,以其数十年行业沉浮为纸、纷纭汽车人故事为墨,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大江大河”写下了至为厚重的注脚。

胡志伟的父亲是上海汽车发动机厂最早的高级技师,是当时不多见的七级车工。1958年诞生的凤凰牌轿车的第一根传动轴,就出自其父亲手中。从小,胡志伟就听着父亲讲述汽车厂里发生的各种故事,“汽车”这个神秘的字眼已在心中烙印。人们都知道上海汽车产业的原点所在,至今,胡志伟身份证上还清晰地标志着他的出生地、他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这片热土——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胡志伟也踏入了这个行业,从此“车轮之上”发生的所有故事就成为其创作中取之不断、用之不竭的源泉。踏入这个行业后,胡志伟与生俱来对汽车的亲切感变得更加具体而微,也渗透入他的日常思考,让他的视角变得宏阔。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中国大型合资汽车企业在安亭正式落户,改革春风阵阵,胡志伟也正式开启了他与中国乃至世界汽车产业血肉交缠的三十年历程。在长达数十年的跟踪记录中,他的采访笔记一一刻下了中国汽车产业转型的年轮:第一代汽车人口述的创业艰辛,第二代汽车人、机械工业部汽车专家、已退休的原上海大众首任产品工程部经理秦仲年讲述的德国技术本土化攻坚,浙江企业家、宁波捷豹集团董事长陆兴宝先生回忆的零部件国产化的突围情景时都不由潸然泪下……从1992年巴西圣贝尔纳多工厂的联合开发现场,到中国新能源轿车开发和智能驾驶系统的变革……点点滴滴都是不可多得的素材、无法复刻的细节,在胡志伟退休之后长达数年呕心沥血的创作下,汇聚成《车轮滚滚》这部长篇至为真诚、感人至深的力量。

这部小说以上海汽车制造的发展为历史背景,从其艰难跋涉到合资进步,从辉煌岁月到激烈竞争,再从一丝不苟到工匠精神的坚守,几个不同人物在三十年成长过程中的不断变化,让人感受到一种汽车人持之以恒的魅力。

老一辈汽车人李博林的生命贯穿了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当年,他作为汽车运输连的连长从抗美援朝血与火的战场上归来,投入到中国汽车产业的“战场”。那时的汽车工业园区,一穷二白,远远就看到“工厂房顶上半人高的野草随风摇曳,红墙上的铁窗大部分都锈蚀了,有些铁窗上都没有玻璃,有的窗户单边斜挂着,随时都有坠落的可能”。然而,在这样将近二十年来都几乎没有整修过的厂房里,适逢大跃进年代,厂里的工人干劲十足,不分日夜地干,只用了两个月就造出了第一辆“雄鹰牌”轿车,这是第一代汽车人的骄傲。中国汽车人并没有止步于此,伴随着汽车合资产业的起步,年轻的汽车人姜波、刘云涛、张欢、孙艳等登上历史舞台,在出国学习、交流碰撞和曲折迈进中,寻找到各自事业奋斗的方向。同时,合资汽车企业的矛盾和解决之道、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整合开发,伴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汽车产业命运转向,在挑战中显现生机。进入新世纪,金融危机爆发,汽车科技日新月异,让两代汽车人开始反思;而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新一代汽车人“弯道超车”的破局之路终被提上议事日程,转瞬之间,焕然一新的新能源智能轿车开始了驰骋世界各地……

胡志伟为读者签售。

《车轮滚滚》以汽车产业的创建、吸收、消化和发展脉络展开,几代汽车人跌宕起伏的事业与情感经历奔涌而至。在风云激荡的汽车产业“战场”上,中国汽车人忍辱负重,从灵与肉、生与死的困境中走出来,在国家力量的支持下,凝聚智慧创造新的成就。四十余万字折射数十年,那些带着机油味的车间对话、谈判桌上的剑拔弩张、海外考察的文化碰撞……一部汽车工业的壮阔图景和动人细节,不由让人掩卷深思。

正如有人在阅读此书稿时感慨:“这不是一个人的回忆录,也不是一部长篇小说,而是一部用螺丝钉拧紧的产业断代史。”当《车轮滚滚》的书页翻动时,我们听见的不仅是马达的轰鸣,更是一个民族汽车工业从追赶到超越的时代心跳。这部由亲历者亲笔书写的长篇小说,注定要与中国汽车人的集体记忆共同飞驰在历史的长路上。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