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照市以“日照文艺奖”“优秀文艺作品创作扶持”等为抓手,通过政策引领、主题创作、资源整合和成果转化,推动文艺精品创作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具体举措如下:一是完善政策机制,强化激励作用。依托《“日照文艺奖”评选奖励方案》《日照市优秀文艺作品创作扶持实施办法》,不断完善日照市优秀文艺作品创作项目库和重大主题创作文艺作品库,建立从立项、创作、结项、传播和获奖的全链条扶持体系。发挥“以评促创”作用,长篇纪实文学《黄海传》、长篇小说《大海风》等入选国家级榜单、重点出版规划,舞蹈《我心中的河》等入选国家级艺术项目基金,茂腔剧《冷面书记》等入选省级奖项,全市省级以上重点文艺奖项获奖质量和数量有了显著提升。二是聚焦重大主题,推动精品转化。实施文学艺术创作强基计划等五项“文艺高峰”计划,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组织开展文艺工作调研、文艺创作采风,定期研究部署重点选题,加强集中创作规划,推动一批主题性文艺作品创作生产。7个项目入选省“齐鲁文艺高峰计划”,电视纪录片《鲁茶的足迹》在新西兰国有电视台有关频道播出,广播剧《英雄钢八连》在央视中国之声等平台播出。三是深挖本土资源,打造文化IP。以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为基础,立足东夷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等地域文化资源和名人名作,推动文艺创作在观念和手段结合上、内容和形式融合上进行创新。图书《苏轼与日照》《香河》出版,歌曲《黄海渔家号子》、戏剧《清歌行》、电影《花石村的笑声》等作品成果丰硕。四是加强传播推广,扩大品牌效应。加强与中央主流媒体等合作,改编自《缱绻与决绝》的年代情感史诗剧《生万物》来日照取景拍摄,即将亮相央视。支持作品交流互动,策划举办中国(日照)散文季等国家级文艺展览展示活动,推动小戏《山乡归雁》等在省平台巡演。强化AI等新技术在文艺传播上的应用,通过高质效传播,赋能城市发展。
第七届“日照文艺奖”始终将公平公正作为核心准则,通过“四个严格”,既保障评选权威性,又为文艺成果转化注入动能。
一是严格评审关键环节。在申报审核环节,评委会办公室对申报作品根据参评条件进行初审,对申报作品的参评对象与范围及作品思想性进行审查,排除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初审工作不对作品创作水平进行排名,不向各专业评委会提供具有排名倾向的意见和建议。在评审环节,采取匿名编号、量化打分制度。专家依据《评奖条件与标准》独立评分,最大程度体现“规范标准、公开透明、客观公正”的原则。
二是严格专家评审纪律。“日照文艺奖”全部由市外文艺界专家组成专业评审组,要求为中国作协会员及中国文联直属各文艺家协会会员,或长期从事、分管该门类工作的,有相关工作经验,具有较高文艺鉴赏水平的专家组成。采取封闭式独立评审,专家集中入驻指定场所,通讯设备统一保管,确保背对背打分不受干扰。所有评审结果汇总完成后,将由全体专家评委在评审结果上签字,并现场封存。加强刚性约束与惩戒,专家须签署《诚信承诺书》,明确“三严禁”(严禁泄露信息、私下联络、篡改结果),有效维护评审公信力。
三是严格接受社会监督。“日照文艺奖”所有获奖成果和获奖人员名单将在《日照日报》、日照文艺网等媒体平台进行公示,公示期15天,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可在公示期内向评委会办公室提出意见。获奖申报者有弄虚作假和侵权行为以及其他重大问题的,取得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后,取消其奖项资格,相关人员及其所有作品两届之内不得申报“日照文艺奖”。
四是严格落实专责监督。“日照文艺奖”评审工作全程接受市纪委监委监督,对专家抽选、通知下达、分数统计录入等重点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对违反评奖纪律和存在学术不端、弄虚作假的人员和成果,经查证属实后,提出处理意见,报市评选委员会同意后执行。
通过“标准严控、专家严管、监督严实、责任严明”四维机制,构建第七届“日照文艺奖”全链条、立体化的公平公正保障体系,为文艺精品创作与城市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制度支撑。
打造全链条扶持体系是本届评奖改革的重点方向,旨在贯通文艺创作生态各环节,形成“培育精品—精准激励—多维传播”的良性循环。一是创作端实施“沃土深耕”。建立“重点项目库”,围绕东夷文化、莒文化、海洋文化等主题,每年遴选部分文学剧本、舞台剧目、美术长卷等原创项目入库孵化。以“中国(日照)散文季”“中国黑陶文化之乡”“沂蒙画派”等品牌为载体,深入挖掘特色传统文化资源,培育优秀作品。二是激励端强化“分层引导”。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文艺”在文艺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巨大影响,网络文艺的发展正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趣味、生活方式,重塑着当代中国文艺发展的媒介生态和艺术生态,影响着文艺创作、生产、传播、鉴赏的各个环节。修订的评奖方案考虑到“网络性”,充分发挥文艺评奖工作对网络文艺创作的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引导网络文艺产生强大的文化引领力量,焕发出巨大的改造现实、改造社会的力量。三是传播端构建“矩阵推广”。实施“艺荟双融”工程:获奖作品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展演展览,获奖文艺家进社区、进城市书房开展创作辅导。将获奖作品转化为数字化产品,通过“日照文艺网”艺术长廊,学习强国等平台渠道传播。期待通过全链条赋能,创作出更多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让文艺浸润百姓生活,谱写幸福乐章。
来源:东港发布 综合日照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编辑:李阳
审核:费洪涛
值班主任:王西辉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