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香港欲迎中概股回流,有哪些新机遇和新挑战?

时间:2025-04-15 11:46:00

中概股回流香港的话题再度成为市场焦点。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于4月13日表示,已指示香港证监会和香港交易所(00388.HK)做好准备,迎接中概股回流,并称香港必须成为中概股回流的首选上市地。这一表态背后,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近期媒体采访时,提出“不排除要求中概股在美国退市”的可能性。

在此背景下,中概股回流的路径、企业的准备以及港股市场的投资机会,都受到市场高度关注。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资产重估从2024年9月开始,即将继续主导接下来的港股行情,尽管上周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扰动市场,但并没有改变港股长期向上走势,香港交易所也有望成为本轮中概股回归的受益者。

陈茂波:吸引境外资金、人才、企业

贝森特发出上述言论后,香港马上表态欢迎资金、人才和企业。

陈茂波13日说,在当前全球市场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香港背靠祖国,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下显得更加稳定和具吸引力。最近不少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和其他地区的耐心资本对香港市场愈加重视,并深入探讨增加在香港市场的参与,也有更多科技企业希望以香港为基地拓展国际市场,特区政府将加速吸引境外资金、人才及企业来港发展。

中概股回流港股主要有三种方式:美国私有化退市后新申请香港上市、在香港二次上市(secondary listing)、在香港双重主要上市(dual primary listing)等:其中,二次上市流程简单、所需时间短,合规要求获多项豁免;而双重主要上市,因为两个资本市场同为第一上市地,公司必须符合香港所有的上市规则,相比二次上市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可以纳入港股通。

目前,阿里巴巴(NYSE:BABA/09988.HK)、网易(NASDAQ:NTES/09999.HK)、京东(NASDAQ:JD/09618.HK)等中概股已经在香港二次上市或双重主要上市。

港股100强研究中心顾问余丰慧向第一财经分析,当前中概股回流香港的趋势正在加速,特别是在中美关税摩擦升级的背景下,香港已成为中概股的首选地,中概股近期在港交所表现活跃,14日港交所股价大涨近7%。

博大资本行政总裁温天纳则称,美国相关的威胁已经不是第一天,过去几年已经多次提到,这对港股而言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中概股将直接增加港交所的上市数量和交易量,提升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多家企业已经双重上市

目前,阿里巴巴、京东等头部中概股,已经率先在香港进行了双重上市或二次上市。以阿里巴巴为例,其于2024年8月由二次上市转为双重主要上市,并于同年9月纳入港股通。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其在港股市场的交易活跃度,也为其带来了更多的内地投资者。

从市场表现来看,港股IPO市场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回暖。据德勤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香港交易所共15只新股上市,累计集资182亿港元,分别同比增加25%及287%。此外,港交所收到的上市申请和处理中的申请个案,也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这些数据表明,港股市场正在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企业,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对于企业而言,选择上市地点和模式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余丰慧建议,企业需重点关注合规调整、资本结构优化以及市场风险评估。具体而言,企业要满足香港的上市规则,提前规划股权架构,并制定应对中美政策变动的应急预案。

温天纳则认为,当前港股市场在成交和交投方面仍与美股存在差距,这可能会影响部分中概股的选择,企业应根据自身行业属性和市场环境,灵活选择上市模式,如果已经是双重主要上市地的模式,可以让成交更多在香港,未来可能相当于直接回归香港。

“以后投资中概股不一定要再熬夜盯美股。”有投行人士向第一财经说,现阶段中概股回归,优先考虑的还是通过港股,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新经济成分的公司都是美元基金下搭建的架构,或者说这些公司有美元融资、境外融资需求,在港股上市更为便捷。回归香港上市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丰富了投资人结构、更贴近母国用户、为投资人提供更便利的交易时间。企业选择回到香港上市,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香港已拥有了成熟上市机制与确定性先例,是低风险、低成本的选择。

3月1日,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也提到,希望港交所的上市流程更透明化、更优化。针对来香港做H股上市的A股公司,将以更快的审批流程处理,即通过一轮提问,在30个工作日审批完成上市申请。而从2024年9月底的行情开始,很多外国投资者开始重新注意中概股。

中国资产重估

自2024年9月以来,中国资产的重估已经开始。

陈翊庭说,香港交易所在过去25年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大量内地企业的上市,互联互通机制的推出和不断丰富。她也关注到近期中国资产的重估,认为这一过程现在只是刚刚开始。展望未来,港交所将优化交易平台,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互联互通方面,希望今年落实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和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

她也透露,正与管理团队从两方面思考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港交所的业务,一是提高工作效率,二是通过人工智能提升港交所的变现能力。

余丰慧说,上周市场大幅波动之际,在货币政策方面,人民银行通过多种工具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财政政策则通过减税降费等措施为企业减轻负担。监管稳定市场,更重视长效机制的建立而非短期刺激,更侧重于深化改革、优化市场结构以及提高市场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预计中概股回流将显著利好港交所,提升其市场地位,随着更多优质企业回归港股,投资者将有更多选择,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也将进一步提高。

温天纳则提醒投资者,参与港股投资时,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和市场动态。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内需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投资者可以关注与内需相关的农业、食品饮料、医药等板块的投资机会。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高科技领域的国产替代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