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外卖之争,争的究竟是什么

时间:2025-04-24 11:2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伟芬

看完热搜,强迫症小霍对着手机上归置好的APP,有点小烦恼,想整理却无从下手。

原本“吃吃吃”那一组里,美团不知道什么时候上线了“闪购”,最快30分钟送达、夜间支持预定,比快递更快。被分在“买买买”组的京东,外卖优惠券的力度,似乎比用惯了的美团和饿了么还要大。

真正烦恼的,是京东、美团这一对“冤家”,尽管多次表示不打“口水战”,甚至不点出对方的名字,但在你来我往中,火药味异常明显。

毫无疑问,持续多年的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平静氛围,被打破了。

那么,外卖之争,争的究竟是什么?

小霍手机界面截图

京东入局外卖 再演“3Q大战”

外卖早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美团、饿了么作为行业内的两大巨头,一直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彼此倒也相安无事。

突然有一天,平静的湖水里,被丢了一颗石子,接着是两颗、三颗……

今年2月11日,京东入局外卖,2月19日高调宣布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并强调“继给快递小哥缴纳五险一金后,京东再次成为首个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平台。”

同一天,美团跟进表示将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个细节是,美团在公告中特别强调:“去年以来,美团就骑手缴纳养老保险等社保方案做了认真研究,选择了不同区域不同城市进行深入调研,并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形成了初步试点方案,目前正在搭建骑手社保相关的信息系统。”

5天后,京东加码,宣布外卖骑手五险一金的所有成本,全部由京东承担。

跟不跟?4月3日,美团官宣为骑手补贴养老保险,补贴力度是50%的费用。

杭州一京东全职骑手手机界面 黄伟芬 摄

再之后,一边接连打出“百亿补贴”等多张组合牌,剑指全行业;另一边则甩出美团闪购升级,“30分钟送万物”,对商家“3天账期”,还有接二连三的辟谣……

最新的动态停留在,刘强东亲自送外卖,穿着红色工服,带着电动车头盔,把外卖袋拎到胸前,笑眯眯地跟消费者在家门口合影。

事实上,大家应该有印象,这一幕,并不是今天才有的故事。

比如,360与腾讯那场著名的“3Q大战”,几年前,平台之间的“口水仗”并不少见,毕竟,每个平台都想打通更多场景,拥有更多的用户,开拓更大的市场份额。这是市场驱动下企业的天性使然。

也就意味着,当京东宣布入局外卖市场,第一个颗石子搅动一池春水的那一刻,这场冲突就注定无法避免。

互抢地盘 谁都不能输的一仗

熟悉的一幕再次上演,可为什么是现在?

一个大背景是,在当前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中,本地生活服务成了各大平台需要争夺的那个“确定”。作为支撑城市经济循环的“稳定板块”,电商大厂们选择进军这部分市场,无疑是基于大环境变化下做出的主动战略选择。

京东目前仍然稳居互联网第一梯队,万亿元营收、数百亿元利润。但从整个市场层面看,一段时间以来,电商行业基本盘增长趋缓,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但即时零售还保持着高速的行业增长。

抛开舆论场上的输赢不论,这一场外卖之争,“本地生活”和即时零售才是争夺的焦点和真相。

等单的京东、美团、饿了么骑手,红黄蓝三色看上去还挺和谐 黄伟芬 摄

作为外卖行业的两大传统巨头,美团和饿了么在市场份额、业务结构、成本控制等方面各有特点,也建立了各自的护城河。京东外卖的入局给行业带来了新的竞争格局,其差异化策略和强大的资源背景具有不错的竞争力,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对于美团来说,哪怕外卖业务几乎已经是行业翘楚,但其实要面临的问题重重。外卖行业管理难度不小,有商家的监管难题,有骑手权益保障问题‌,还涉及配送时效与骑手交通安全‌,以及合法合规等等。

而即时零售不仅可以复用700万骑手与算法调度能力,还能扩大利润增长空间。近期“美团闪购”作为独立品牌推出,更是展露了美团的野心。尤其是引入数码家电等高客单价品类,更是给整个即时零售行业带来了冲击。

另一方面,对于京东而言,高频需求的餐饮外卖业务,也是抢占即时零售市场的重要入口。外卖业务的流量,有助于提升京东App活跃度,并反哺生鲜、日用百货、3C等京东优势品类。

在诸多因素的驱动下,有此竞争符合市场和现实的逻辑。

纷争之后,最终还是要回归服务本质

原本是三方的“竞争游戏”,为什么饿了么几乎隐身?

饿了么另有布局。在阿里巴巴AI发展势头大好的窗口期里,如何借力好集团AI技术革新与突破,快速创造行业领跑的技术优势,是饿了么当下的绝对要务。也有用户发现,饿了么其实也在悄悄努力,明显感觉“发券的力度更大了”。

4月23日,小霍收到短信

和互联网之前所有的商业大战一样,这次谁也无法避开烧钱环节。好在,大家的现金流都很充足。但即时零售领域的这场竞争,可能是漫长的,也是激烈的。

对普通用人来说,不外乎在购物和点外卖点的时候,多了一个“薅羊毛”的机会;对于商家和外卖小哥们来说,神仙打架,砸下去的是真金白银就好。可是,这些成本会不会有一天回到每个人的身上?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头部企业不该是你死我活的状态,而是各自找准定位,完成业务闭环。行业问题的解决,要依靠社会的发展,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均收入的提高,最终,还是要回归商业和服务的本质。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商业竞争,不急于追求短期领先,而是通过持续积累和长期坚持实现更深远的价值。这场竞争会走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