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都说日本厨刀锋利,为什么觉得不好用?

时间:2025-03-10 00:46:36

从刀型上来看,日式厨刀可分为传统日本厨刀(和包丁)和西式厨刀(洋包丁)两大类。和包丁多为单面开刃(单刃),和双面开刃(两刃)相比,单面开刃可以达到更高的锋利度,并且更容易用磨刀石来打磨,因为只需集中精力磨一面就可以了,另一面只需稍微处理一下毛边即可。

另外,和包丁的刀身有一个凹面(Urasuki),这种设计可以使厨刀胜任更精细的工作。

但是这种开刃方式由于刀刃不对称,最大受力点远离刀刃正中心,如果接触到比较坚硬的食材,刀刃就容易打滑,甚至崩坏。像砍劈和摇刀这么彪悍的操作当然是极度危险的。

所以,和包丁并不适合用来处理中华料理和西洋料理。

和包丁的针对性很强,如出刃(Deba)处理鱼骨、薄刃(Usuba)处理蔬菜、柳刃(yanagi)处理刺身、寿司切(Sushikiri)处理寿司。甚至还有专门针对一种食材的刀具如河豚引(Fugubiki)、鲔包丁(Maguro Knife)、面切(Menkiri)等等。

两种以上用途的刀通常只有经验丰富的主厨才会使用,比如切付(Kiritsuke) 是可以当做薄刃+柳刃来用,而身卸出刃(Mioroshi Deba)则是可以当作出刃+柳刃来用。

明治维新之后,西方文化逐渐浸入日本,适用于西洋料理的洋包丁开始流行。洋包丁多为双面开刃(诸刃),这种刀刃更加强韧,可以更高效地处理食材。并且洋包丁的刀柄常用背通龙骨+柳钉固定的设计,可以承受更大力的操作。

常见的洋包丁有牛刀(Gyutou)、三德(Santoku)、菜切(Nakiri)、筋引(Sujihiki)、骨透(Honesuki)等等。这些西式厨刀功能比较灵活,常常可以一刀多用,这样在准备料理的时候就不用频繁的换刀。

但要注意的是,洋包丁毕竟出生在日本,跟正统的西式厨刀(如德系厨刀)相比,它仍然是轻、薄、脆,经常采用不对称开刃,比如70/30,甚至90/10这样的开刃,来达到类似单面开刃的锋利度。因此它更容易崩刃,也不适合用磨刀棒来打理。